本报讯(记者 王琦 通讯员 范婷婷 邢媛媛)17年度江苏省“法律援助十大案例”和“法律援助十大好案例”评选结果昨日揭晓。记者在省司法厅和省法律援助基金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去年全省法律援助机构办理的81615个案件中,“连云港海州区法律援助中心对黄某某等108名农民水稻田环境污染提供法律援助案”等十个案例获评17年度法律援助十大案例,“泰州姜堰区法律援助中心对聋哑农民工受害责任纠纷提供法律援助案”等十个案例获评17年度法律援助十大好案例。
记者了解到,这次获评的“十大案例”和“十大好案例”涉及民事代理、刑事辩护和行政代理三种类别,包含劳动争议纠纷、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一般人损以及工伤、交通事故、职业病等多种损害赔偿、赡养和婚姻纠纷等多种类型。案件承办人员凭借专业的法律素质和高度负责的办案态度,为广大受援群众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程度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展现了全省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和广大法律援助工作者在办理这些案件过程中秉承法治精神,树立为民宗旨,心系百姓,扶弱济困,敬业奉献的精神风貌和道德风尚。
江苏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法律援助是国家建立的保障经济困难公民和特殊案件当事人获得无偿法律服务,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17年以来,江苏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推动建立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动态调整机制,降低法律援助准入门槛,不断提高刑事法律援助辩护率。今年上半年,全省办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10463件,比去年同期增长59.2%,其中因开展试点工作新增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2773件,并提供法律帮助2853件。在完善质量管理标准化建设方面,我省不断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组建法律援助名优律师团,实施法律援助“名优工程”。目前全省共有名优律师团律师2369人,覆盖全省所有设区市和县(市、区)。17年名优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047件,占案件总量的近四分之一。
此外,我省还通过创新惠民举措,实施精准法律服务,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17年11月,成功上线运行具有综合功能的12348江苏法网2.0版。17年8月起,在全省96个县(市、区)建成“法律顾问之家”微信群,在533个村(社区)建成“法润民生”微信群,通过网络、微信、移动客户端等全渠道的智慧运营,让法律援助服务触手可及。我省还做好特殊困难群体法律援助工作,不断创新和完善便民措施,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完善受援对象信息库,录入各类困难群体信息96万余条,相关人员申请法律援助时,凭借身份证件即可完成身份识别工作,提高了经济困难审查效率。对情况紧急的申请事项,缩短审批时间,实现快速受理、当日受理、当日指派、优先办理。强化互联网+便民服务,开发设计“互联网法律援助中心”,实现当事人网上咨询即时回复和网上申请不见面审批。
附17年度江苏省法律援助十大案例1连云港海州区法律援助中心对黄某某等108名农民水稻田环境污染提供法律援助案2南通如东县法律援助中心对谢某等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提供法律援助案3张家港市法律援助中心对蔡某某职业病提供法律援助案4无锡市宜兴法律援助中心对铝尘民工工伤待遇赔偿提供法律援助案5新沂市法律援助中心对未成年人滕某提供法律援助案6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法律援助中心为31名残疾人劳动争议提供法律援助案7盐城市东台市法律援助中心对余某明某人身损害提供法律援助案8江苏省泗洪县法律援助中心对张某提供法律援助案9江苏省丹阳市法律援助中心对尹某故意伤害提供法律援助案10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法律援助中心对小萍、小芳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一案提供法律援助案